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如來性品第四之一
佛復告迦葉。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分別開示大般涅槃。有四相義。何等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隨問答。四者善解因緣義。云何自正。若佛如來。見諸因緣。而有所說。譬如比丘。見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寧抱是熾燃火聚。終不敢於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及祕密藏。謗言云是波旬所說。若言如來法僧無常。如是說者為自侵欺。亦欺於人。寧以利刀。自斷其舌。終不說言。如來法僧是無常也。若聞他說。亦不信受。於此說者。應生憐愍。如來法僧不可思議。應如是持。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名自正。
云何正他。佛說法時。有一女人。乳養嬰兒。來詣佛所。稽首佛足。有所顧念。心自思惟。便坐一面。爾時世尊。知而故問。汝以愛念。多唅兒酥。不知籌量。消與不消。爾時女人即白佛言。甚奇世尊。善能知我心中所念。唯願如來。教我多少。世尊。我於今朝。多與兒蘇。恐不能消。將無夭壽。唯願如來。為我解說。
佛言。汝兒所食。尋即消化。增益壽命。女人聞已。心大踊躍。復作是言。如來實說。故我歡喜。
世尊。如是為欲調伏諸眾生故。善能分別說消不消。亦說諸法。無我無常。若佛世尊。先說常者。受化之徒當言。此法與外道同。即便捨去。
復告女人。若兒長大。能自行來。凡所食噉。能消難消。本所與蘇。則不供足。我之所有聲聞弟子。亦復如是。如汝嬰兒。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說苦無常。
若我聲聞諸弟子等。功德已備。堪任修習大乘經典。我於是經。為說六味。云何六味。說苦醋味。無常醎味。無我苦味。樂如甜味。我如辛味。常如淡味。彼世間中有三種味。所謂無常無我無樂。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飯。謂常樂我。令諸弟子。悉皆甘嗜。
復告女人。汝若有緣。欲至他處。應驅惡子。令出其舍。悉以寶藏。付示善子。
女人白佛。實如聖教。珍寶之藏。應示善子。不示惡子。
姊。我亦如是。般涅槃時。如來微密無上法藏。不與聲聞諸弟子等。如汝寶藏。不示惡子。要當付囑諸菩薩等。如汝寶藏。委付善子。何以故。聲聞弟子。生變異想。謂佛如來。真實滅度。然我真實。不滅度也。如汝遠行未還之頃汝之惡子便言汝死。汝實不死。諸菩薩等說言。如來常不變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以是義故。我以無上祕密之藏付諸菩薩。善男子。若有眾生。謂佛常住不變異者。當知是家。則為有佛。是名正他。
能隨問答者。若有人來問佛世尊。我當云何。不捨錢財。而得名為。大施檀越。
佛言。若有沙門婆羅門等。少欲知足。不受不畜不淨物者。當施其人奴婢僕使。修梵行者。施與女人。斷酒肉者。施以酒肉。不過中食。施過中食。不著花香。施以花香。如是施者。施名流布。遍至他方。財寶之費。不失毫釐。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
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而復不聽。
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為美食耶。
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為美食也。我說甘蔗粳米。石蜜一切穀麥。及黑石蜜乳酪蘇油。以為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
迦葉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諸衣服憍奢耶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如是等物。亦不應受。
善男子。不應同彼尼乾所見。如來所制一切禁戒。各有異意。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
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
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師子已。眾人見之。聞師子臭。亦生恐怖。
善男子。如人噉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為度眾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
善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
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悉復涅槃。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身所被服。麁陋醜惡。形容憔悴。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鬚髮爪。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猫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內懷貪嫉。如受瘂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離不淨法。及壞甚深祕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
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穀。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車[(王*巨)/木]馬瑙。頗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呪幻。和合諸藥。作倡伎樂。香花治身。樗蒱圍碁。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
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
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斷肉之制。若廣說者。即不可盡。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迦葉。云何善解因緣義。如有四部之眾來問我言。世尊。如是之義。如來初出。何故不為波斯匿王說是法門深妙之義。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或名為犯。或名不犯。云何名墮。云何名律。云何名波羅提木叉義。
佛言。波羅提木叉者。名為知足。成就威儀。無所受畜。亦名淨命。墮者名四惡趣。又復墮者。墮於地獄。乃至阿鼻。論其遲速。過於暴雨。聞者驚怖。堅持禁戒。不犯威儀。修習知足。不受一切不淨之物。又復墮者。長養地獄。畜生餓鬼。以是諸義。故名曰墮。波羅提木叉者。離身口意不善邪業。律者入戒威儀深經善義。遮受一切不淨之物及不淨因緣。亦遮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悔過法眾多學法七滅諍等。或復有人。盡破一切戒。云何一切。謂四重法。乃至七滅諍法。或復有人。誹謗正法甚深經典。及一闡提具足成就。盡一切相無有因緣。如是等人。自言我是聰明利智。輕重之罪悉皆覆藏。覆藏諸惡。如龜藏六。如是眾罪。長夜不悔。以不悔故。日夜增長。是諸比丘所犯眾罪。終不發露。是使所犯。遂復滋蔓。是故如來。知是事已。漸次而制。不得一時。
爾時有善男子善女人。白佛言。世尊。如來久知如是之事。何不先制將無。世尊。欲令眾生入阿鼻獄。譬如多人。欲至他方。迷失正路。隨逐邪道。是諸人等。不知迷故。皆謂是道。復不見人。可問是非。眾生如是。迷於佛法。不見正真。如來應為先說正道。勅諸比丘。此是犯戒。此是持戒。當如是制。何以故。如來正覺。是真實者。知見正道。惟有如來天中之天。能說十善增上功德及其義味。是故啟請。應先制戒。
佛言。善男子。若言如來能為眾生宣說十善增上功德。是則如來視諸眾生如羅睺羅。云何難言將無。世尊。欲令眾生入於地獄。我見一人有墮阿鼻地獄因緣。尚為是人住世一劫若減一劫。我於眾生。有大慈悲。何緣當誑如子想者令入地獄。
善男子。如王國內有納衣者。見衣有孔。然後方補。如來亦爾。見諸眾生有入阿鼻地獄因緣。即以戒善。而為補之。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先為眾生說十善法。其後漸漸有行惡者。王即隨事漸漸而斷。斷諸惡已。然後自行聖王之法。善男子。我亦如是。雖有所說。不得先制。要因比丘。漸行非法。然後方乃隨事制之。樂法眾生。隨教修行。如是等眾。乃能得見如來法身。如轉輪王所有輪寶。不可思議。如來亦爾不可思議。法僧二寶亦不可思議。能說法者及聞法者。皆不可思議。是名善解因緣義也。菩薩如是分別開示四種相義。是名大乘大涅槃中因緣義也。
復次自正者。所謂得是大般涅槃。正他者。我為比丘說言。如來常存不變。隨問答者。迦葉。因汝所問故。得廣為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是甚深微妙義理。因緣義者。聲聞緣覺不解如是甚深之義。不聞伊字三點而成解脫涅槃摩訶般若成祕密藏。我今於此闡揚。分別為諸聲聞。開發慧眼。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云何為一。非虛妄耶。即應反質是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如是四事有何等異。是豈得名為虛妄乎。不也世尊。如是諸句。即是一義。所謂空義。自正。正他。能隨問答。解因緣義。亦復如是。即大涅槃等無有異。
佛告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云何當知是無常耶。如佛所言。滅諸煩惱。名為涅槃。猶如火滅。悉無所有。滅諸煩惱。亦復如是。故名涅槃。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佛言曰。離諸有者。乃名涅槃。是涅槃中。無有諸有。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衣壞盡。不名為物。涅槃亦爾。滅諸煩惱。不名為物。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佛言曰。離欲寂滅。名曰涅槃。如人斬首。則無有首。離欲寂滅。亦復如是。空無所有。故名涅槃。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如佛言曰
譬如熱鐵 搥打星流
散已尋滅 莫知所在
得正解脫 亦復如是
已度婬欲 諸有淤泥
得無動處 不知所至
云何如來為常住法不變易耶。
迦葉。若有人作如是難者。名為邪難。
迦葉。汝亦不應作是憶想。謂如來性.是滅盡也。
迦葉。滅煩惱者.不名為物。何以故。永畢竟故。是故名常。是句寂靜。為無有上。滅盡諸相。無有遺餘。是句鮮白。常住不退。是故涅槃。名曰常住。如來亦爾。常住無變。言星流者。謂煩惱也。散已尋滅。莫知所在者。謂諸如來。煩惱滅已。不在五趣。是故如來是常住法無有變易。
復次迦葉。諸佛所師所謂法也。是故如來。恭敬供養。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迦葉菩薩復白佛言。若煩惱火滅。如來亦滅。是則如來。無常住處。如彼迸鐵。赤色滅已。莫知所至。如來煩惱。亦復如是。滅無所至。又如彼鐵。熱與赤色。滅已無有。如來亦爾。滅已無常。滅煩惱火。便入涅槃。當知如來。即是無常。善男子。所言鐵者。名諸凡夫。凡夫之人。雖滅煩惱。滅已復生。故名無常。如來不爾。滅已不生。是故名常。
迦葉復言。如鐵赤色滅已。還置火中。赤色復生。如來若爾。應還生結。若結還生。即是無常。
佛言。迦葉。汝今不應作如是言。如來無常。何以故。如來是常。善男子。如彼燃木。滅已有灰。煩惱滅已。便有涅槃。壞衣斬首。破瓶等喻。亦復如是。如是等物。各有名字。名曰壞衣斬首破瓶。
迦葉。如鐵冷已。可使還熱。如來不爾。斷煩惱已。畢竟清涼。煩惱熾火。更不復生。
迦葉。當知無量眾生。猶如彼鐵。我以無漏智慧熾火。燒彼眾生諸煩惱結。
迦葉復言。善哉善哉。我今諦知如來所說。諸佛是常。
佛言。迦葉。譬如聖王。素在後宮。或時遊觀。在於後園。王雖不在。諸婇女中。亦不得言。聖王命終。善男子。如來亦爾。雖不現於閻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無常。如來出於無量煩惱。入于涅槃安樂之處。遊諸覺華。歡娛受樂。
迦葉復問。如佛言曰。我已久度煩惱大海。若佛已度煩惱海者。何緣復共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唯願如來。說其因緣。
佛告迦葉。汝不應言。如來久度煩惱大海。何緣復共耶輸陀羅生羅睺羅。以是因緣。當知如來未度煩惱諸結大海。
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義。汝等今當至心諦聽。廣為人說。莫生驚疑。若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須彌山王。如是高廣。悉能令入葶藶子糩。其諸眾生。依須彌者。亦不迫迮。無來往想。如本不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須彌山內葶藶糩。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置葶藶糩。其中眾生。亦無迫迮。及往來想。如本不異。唯應度者。見是菩薩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置葶藶糩。復還安止。本所住處。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內一毛孔。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針鋒。如貫棗葉。擲着他方。異佛世界。其中所有一切眾生。不覺往返。為在何處。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右掌。如陶家輪。擲置他方。微塵世界。無一眾生。有往來想。唯應度者。乃見之耳。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一切十方無量諸佛世界悉內己身。其中眾生。悉無迫迮。亦無往返。及住處想。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善男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以十方世界內一塵中。其中眾生。亦無迫迮往返之想。唯應度者。乃能見之。乃至本處。亦復如是。
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則能示現種種無量神通變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所可示現。如是無量神通變化。一切眾生。無能測量。汝今云何。能知如來習近婬欲生羅睺羅。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閻浮提。種種示現。如首楞嚴經中廣說。我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現涅槃。亦不畢竟。取於涅槃。或閻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畢竟不從婬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從無量劫來。離於婬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隨順世間。示現入胎。
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示現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東行七步。唱如是言。我於人天阿修羅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見已驚喜。生希有心。而諸人等。謂是嬰兒。而我此身無量劫來久離是法。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脈骨髓。之所成立。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為嬰兒。南行七步。示現欲為無量眾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後身。北行七步。示現已度諸有生死。東行七步。示為眾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步。示現斷滅種種煩惱四魔種性。成於如來。應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現不為不淨之物之所染污。猶如虛空。下行七步。示現法雨滅地獄火。令彼眾生。受安隱樂。毀禁戒者。示作霜雹。於閻浮提生七日已。又示剃髮。諸人皆謂我是嬰兒初始剃髮。一切人天魔王波旬沙門婆羅門。無有能見我頂相者。況有持刀臨之剃髮。若有持刀至我頂者。無有是處。我久已於無量劫中剃除鬚髮。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現剃髮。我既生已。父母將我入天祠中。以我示於摩醯首羅。摩醯首羅即見我時。合掌恭敬。立在一面。我已久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入天祠法。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現如是。我於閻浮提示現穿耳。一切眾生。實無有能穿我耳者。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現如是。復以諸寶。作師子璫。用莊嚴耳。然我已於無量劫中離莊嚴具。為欲隨順世間法。故作是示現。示入學堂修學書疏。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成就。遍觀三界所有眾生。無有堪任為我師者。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入學堂。故名如來應正遍知。習學乘象盤馬捔力。種種伎藝。亦復如是。於閻浮提。而復示現為王太子。眾生皆見我為太子。於五欲中歡娛受樂。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離如是五欲之樂。為欲隨順世間法。故示如是相。相師占我。若不出家。當為轉輪聖王。王閻浮提。一切眾生。皆信是言。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捨轉輪王位。為法輪王。於閻浮提。現離婇女五欲之樂。見老病死。及沙門已。出家修道。眾生皆謂。悉達太子初始出家。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出家學道。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於閻浮提。示現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眾人皆謂。是阿羅漢果易得不難。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成阿羅漢果。為欲度脫諸眾生故。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摧伏眾魔。眾皆謂我。始於道場菩提樹下。降伏魔官。然我已於無量劫中。久降伏已。為欲降伏剛強眾生。故現是化。我又示現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眾皆謂我。有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報。悉無如是大小便利出入息等。隨順世間。故示如是。我又示現。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無飢渴。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諸眾生。故現有睡眠。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進止威儀頭痛腹痛背痛木槍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楊枝等。眾皆謂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無此事。我足清淨。猶如蓮花。口氣淨潔。如優鉢羅香。一切眾生。謂我是人。我實非人。我又示現。受糞掃衣。浣濯縫打。然我久已不須是衣。眾人皆謂。羅睺羅者是我之子。輸頭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處在世間。受諸快樂。離如是事。出家學道。眾人復言。是王太子瞿曇大姓。遠離世樂。求出世法。然我久離世間婬欲。如是等事。悉是示現。一切眾生。咸謂是人。然我實非。善男子。我雖在此閻浮提中。數數示現。入於涅槃。然我實不畢竟涅槃。而諸眾生。皆謂如來真實滅盡。而如來性。實不永滅。是故當知。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諸佛如來法界。我又示現閻浮提中。出於世間。眾生皆謂。我始成佛。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所作已辦。隨順世法。故復示現於閻浮提。初出成佛。我又示現於閻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眾人皆見。謂我實犯。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堅持禁戒。無有漏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為一闡提。眾人皆見。是一闡提。然我實非一闡提也。一闡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破和合僧。眾生皆謂。我是破僧。我觀人天。無有能破和合僧者。我又示現於閻浮提。護持正法。眾人皆謂。我是護法。悉生驚怪。諸佛法爾。不應驚怪。我又示現於閻浮提。為魔波旬。眾人皆謂。我是波旬。然我久於無量劫中。離於魔事。清淨無染。猶如蓮花。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女身成佛。眾人皆言。甚奇女人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畢竟不受女身。為欲調伏無量眾生。故現女像。憐愍一切諸眾生故。而復示現種種色像。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生於四趣。然我久已斷諸趣因。以業因故。墮於四趣。為度眾生。故生是中。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梵天王。令事梵者安住正法。然我實非而諸眾生咸皆謂我為真梵天。示現天像遍諸天廟。亦復如是。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婬女舍。然我實無貪婬之想。清淨不污。猶如蓮花。為諸貪婬。嗜色眾生。於四衢道。宣說妙法。然我實無。欲穢之心。眾人謂我。守護女人。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青衣舍。為教諸婢。令住正法。然我實無如是惡業。墮在青衣。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而作博士。為教童蒙。令住正法。我又示現於閻浮提。入諸酒會博弈之處。示受種種。勝負闘諍。為欲拔濟彼諸眾生。而我實無如是惡業。而諸眾生皆謂我作如是之業。我又示現久住塚間。作大鷲身。度諸飛鳥。而諸眾生皆謂我是真實鷲身。然我久已離於是業。為欲度彼諸鳥鷲故。示如是身。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大長者。為欲安立無量眾生住於正法。又復示作諸王大臣王子輔相。於是眾中。各為第一。為修正法。故住王位。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眾生。為病所惱。先施醫藥。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眾人皆謂。是病劫起。又復示現閻浮提中。飢餓劫起。隨其所須。供給飲食。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令其安住無上菩提。又復示現閻浮提中。刀兵劫起。即為說法。令離怨害。使得安住無上菩提。又復示現為計常者說無常想。計樂想者。為說苦想。計我想者。說無我想。計淨想者。說不淨想。若有眾生。貪著三界。即為說法。令離是處。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為斷一切煩惱樹故。種植無上法藥之樹。為欲拔濟諸外道故。說於正法。雖復示現。為眾生師。而心初無眾生師想。為欲拔濟諸下賤故。現入其中。而為說法。非是惡業。受是身也。如來正覺如是。安住於大涅槃。是故名為常住無變。如閻浮提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北欝單越。亦復如是。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爾。二十五有如首楞嚴經中廣說。以是故名大般涅槃。若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大般涅槃。能示如是神通變化而無所畏。迦葉。以是緣故汝不應言羅睺羅者是佛之子。何以故。我於往昔無量劫中已離欲有。是故如來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迦葉復言。如來云何。名曰常住。如佛言曰。如燈滅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既滅度已。亦無方所。
佛言。迦葉。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言。燈滅盡已。無有方所。如來亦爾。既滅度已。無有方所。
善男子。譬如男女然燈之時。燈爐大小。悉滿中油。隨有油在。其明猶存。若油盡已。明亦俱盡。其明滅者。喻煩惱滅。明雖滅盡。燈爐猶存。如來亦爾。煩惱雖滅。法身常存。善男子。於意云何。明與燈爐。為俱滅不。
迦葉答言。不也世尊。雖不俱滅。然是無常。若以法身。喻燈爐者。燈爐無常。法身亦爾。應是無常。
善男子。汝今不應作如是難如世間言器。如來世尊。無上法器。而器無常。非如來也。一切法中。涅槃為常。如來體之。故名為常。
復次善男子。言燈滅者。即是羅漢所證涅槃。以滅貪愛諸煩惱故。喻之燈滅。阿那含者。名曰有貪。以有貪故。不得說言同於燈滅。是故我昔覆相說言。喻如燈滅。非大涅槃同於燈滅。阿那含者非數數來。又不還來二十五有。更不受於臭身蟲身食身毒身。是則名為阿那含也。若更受身名為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來者名曰那含。無去來者名阿那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