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0/14 21:22
中国家庭网10月14日讯:“感谢你们”,上海市红十字会会长谢丽娟一边说一边将荣誉证书颁发给徐惠和恽楠两位女士。台下,掌声如潮。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徐惠和恽楠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她俩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吕萍和周海燕,成为我国第二、第三例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手术中光荣的骨髓提供者。
33岁的江苏患者吕萍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已有2年多,30岁的上海患者周海燕也有同样的不幸。但是经过检索,中华上海骨髓库中发现了与她们白细胞抗原相匹配的供者。今年6月和9月,她们分别接受了移植手术。目前,吕萍的ph染色体已经转为阴性,周海燕的造血功能也基本恢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孟超告诉记者:“这两例移植手术已经获得了成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王健民教授指出:我国每年新增3-4万白血病患者,应用化疗进行巩固强化治疗,长期生存率不足30%,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50%-70%的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我国患者在兄弟姐妹中寻找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的供者的希望越来越小,社会骨髓库将能够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由于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配对的机会小于万分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扩大我们现有的骨髓库。
自1997年中华上海骨髓库揭牌以来,至今已有12647名志愿者经血检后入库,接受了366名世界各地患者的查询,正在向建成10万人骨髓库的目标努力。至今,中华上海骨髓库已累计检索到与患者白细胞抗原完全匹配的供者14位。
1996年,我国第一例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细胞移植手术在上海华山医院成功施行,目前就读初中二年级的患者高天(“羽”右加“中”)健康状况良好。
清凉山主页
骨髓移植专辑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