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主页                             佛教经典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彌勒菩薩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何等為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藥。離五怖畏。何等為五。不為一切三毒火燒。五欲毒不中。惑刀不傷。有流不漂。諸覺觀煙不能熏害。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無橫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解脫智藥。永離一切生死橫難。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摩訶應伽藥。隨其方所。一切毒蛇。聞此藥氣。即皆遠去。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大應伽藥。一切煩惱。諸惡毒蛇。聞其氣者。悉皆散滅。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無能勝藥。一切怨敵無能勝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無能勝藥。悉能降伏一切魔軍。善男子。譬如有人持毘笈摩藥。能令毒箭自然墮落。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毘笈摩藥。令貪瞋癡諸邪見箭自然墮落。善男子。譬如有人持善見藥。能除一切所有諸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善見藥王。悉除一切諸煩惱病。善男子。如有藥樹名珊陀那。有取其皮以塗瘡者。瘡即除愈平復如故。亦無[病-丙+盤][病-丙+(一/艮)]。然其樹皮。隨取隨生。終不可盡。菩薩摩訶薩。從菩提心生大智樹。亦復如是。若有得見而生信者。煩惱業瘡悉得銷滅。一切智樹初無所損。善男子。如有藥樹名成就根。以其力故。令閻浮提一切樹根。枝葉華果。增長成就。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以勝威力。能令一切聲聞獨覺學無學等及諸菩薩。所有善根增長成就。善男子。譬如有藥名阿藍婆。若用塗身。身之與心。咸有堪能。菩薩摩訶薩。得菩提心阿藍婆藥。亦復如是。令其身心有勝堪能增長善法。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藥。能令其心念力清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念力妙藥。心無障礙。念力清淨。善男子。譬如有藥名大蓮華。其有服者。住壽一劫。菩薩摩訶薩。服菩提心。大蓮華藥。亦復如是。於無數劫。壽命自在。修集種種波羅蜜行。善男子。譬如有人執翳形藥。一切世間人及非人悉不能見。菩薩摩訶薩。持菩提心翳形妙藥。亦復如是。於諸境界種種遊行。一切諸魔不能得見。善男子。如海有珠名普集眾寶。此珠若在一切眾寶常不散失。假使劫火焚燒世間。能令此海減於一滴。無有是處。況至乾竭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珠。亦復如是。住於菩薩一切智智大願海中。若常憶持不令退失。能壞菩薩一善根者。終無是處。若退其心。捨一切智。一切善法。即皆散滅。善男子。如有摩尼名普集光明。有以此珠瓔珞其身。映蔽一切寶莊嚴具。所有光明悉皆不現。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莊嚴心性。映蔽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心寶。諸莊嚴具。悉無光彩。善男子。如有珠寶名曰水清。若以此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力水即澄清。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珠。亦復如是。能清一切煩惱垢濁。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寶。繫其身上。入大海中。自在遊行不為水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一切智智住水妙寶。入於一切生死海中。遊戲自在終不沈溺。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龍寶珠。持入龍宮。遊止大海。以珠威力。一切龍蛇及諸水族。悉不能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一切智智大龍寶珠。入於欲界癡愛水中。惑業龍蛇不能為害。善男子。譬如帝釋著摩尼冠。莊嚴其頂。映蔽一切諸餘天眾。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一切智智大願寶冠。繫其心頂。超過一切三界眾生。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如意珠。除滅一切貧窮之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一切智智如意寶珠。出生菩薩善法資具。遠離一切邪命怖畏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日精珠。持向日光而生於火。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一切智性日精寶珠。持向智光。而生智火。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月愛珠。持向月光而生於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月精寶珠。持此心珠。鑒迴向光。而生一切善根願水。善男子。譬如龍王首戴如意摩尼寶冠。遠離一切怨敵怖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大悲寶冠。遠離一切惡道諸難。善男子。如有寶珠名一切世間莊嚴藏。若有得者。令其所欲悉得充滿。而此寶珠用無窮盡。體不損減。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若有得者。令其所願悉得圓滿。而菩提心用不窮盡。體無損減。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摩尼寶。置於宮中。放大光明。破一切闇。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一切智智大摩尼寶。住於欲界。放大智光。悉破諸趣無明黑闇。善男子。譬如帝青大摩尼寶。若有為此光明所觸。即同其色。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一切智寶。亦復如是。觀察諸法。迴向善根。趣一切智。靡不即同一切智智菩提心色。善男子。如瑠璃寶於百千歲處不淨中。不為臭穢之所染著。最極無垢。性本淨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一切智寶亦復如是。於百千劫。住欲界中。不為欲界過患所染。最極無垢。如法界性。本清淨故。善男子。譬如有寶名淨光明。悉能映蔽一切寶色。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一切智寶。亦復如是。悉能映蔽一切凡夫有學無學二乘功德。善男子。譬如有寶名為火焰。悉能除滅一切闇冥。菩薩摩訶薩。一切智寶。亦復如是。觀行相應。能滅一切無明黑闇。善男子。譬如海中有無價寶。商人採得船載入城。其諸摩尼百千萬種光色。價直無與等者。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住於生死大海之中。乘大願船。深心相續。入解脫城。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所有功德。無能及者。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處閻浮洲。去日月輪四萬由旬。日月宮中所有莊嚴。其珠影現。悉皆具足。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一切智智清淨功德自在王寶亦復如是。住生死中。照法界空。佛智日月。一切功德。清淨境界。影像莊嚴。悉於中現。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處。一切財寶衣服等物。所有價直。悉不能及。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自在王寶亦復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處。三世所有。天人二乘。種種善根。漏無漏法。一切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譬如海中有摩尼寶名曰海藏。普現海中諸莊嚴事。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寶。亦復如是。普能顯現一切智海諸莊嚴事。善男子。譬如天上閻浮檀金。唯除心王大摩尼寶。餘無及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閻浮檀金亦復如是。除一切智心王大寶。餘無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善調龍法。於諸龍中而得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得一切智善調龍法。於諸一切煩惱龍中。而得自在。善男子。譬如勇士。被執鎧仗。一切怨敵。無能降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被執菩提大心鎧仗。一切業惑諸惡怨敵。無能摧伏無能屈者。善男子。譬如天上白栴檀香。若燒一銖其香普熏小千世界。三千世界滿中珍寶。所有價直。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如是。一念功德普熏法界。聲聞獨覺。一切功德。皆所不及。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塗身。悉能除滅一切熱惱。令其身心普得清涼。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如是。發一切智。普熏身心。能除一切虛妄分別貪瞋癡等諸惑熱惱。令其具足智慧清涼。善男子。如須彌山。眾生近者。即同其色。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山。亦復如是。若有近者。悉得同其一切智色。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樹拘鞞陀羅樹。其皮香氣。閻浮提中。所有諸華。若婆師迦。若瞻博迦。若蘇摩那及欝金等。如是諸華。所有香氣。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所發大願功德之香。一切二乘無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諸功德香。悉不能及。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樹。拘鞞陀羅樹。雖未開華。應知即是無量諸華出生之處。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雖未開發一切智華。應知即是無數人天。有漏無漏。眾菩提華所生之處。善男子。譬如波利質多羅華。一日熏衣。所出香氣。瞻博迦華。婆利師迦華。蘇摩那華。雖千歲熏。亦不能及。菩薩摩訶薩菩提心華。亦復如是。一生所熏諸功德香。普徹十方一切佛所。一切二乘無漏功德。百千劫熏。所不能及善男子。如海島中生椰子樹。根莖枝葉。及以華果。一切眾生。恒取受用。無時暫歇。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始從發起悲願之心。乃至成佛。正法住世。常時利益。一切世間。無有間息。善男子。如有藥汁名訶樀迦。人或得之。以其一兩。變千兩銅。悉成真金。非千兩銅。能變此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迴向智藥。普變一切業惑等法。悉使成於一切智相非業惑等。能變其心。善男子。如微小火。投乾草[卄/積]。隨所焚燒。其焰轉熾。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火。亦復如是。隨其所緣善惡法聚。能令智焰展轉增盛。善男子。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其本一燈。無減無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普然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減無盡。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盡。發起光明。普照一切。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眾生心無明闇室。能滅無量百千萬億不可說劫積集一切諸業煩惱種種障礙。發生一切大智光明善男子。譬如燈炷。隨其大小。而發光明。若益膏油。明終不絕。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大願為炷。發智慧光。照明法界。益大悲油。教化眾生。莊嚴國土。施作佛事。現大威德。無有休息。善男子。譬如他化自在天王冠閻浮檀真金天冠。欲界天子諸莊嚴具。所有光明。無能映奪。一切威力。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冠菩提心一切智寶大願天冠。凡夫二乘所有功德。皆不能及。善男子。如師子王哮吼之時。師子兒聞皆增勇健。餘獸聞之脂血銷耗。即皆竄伏。佛師子王菩提哮吼。一切智聲。應知亦爾。諸菩薩聞。養育法身。增長功德。其餘一切邪執眾生。聞皆退散。如冰銷釋。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師子筋而為樂絃。其音既奏。餘絃悉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如來師子波羅蜜身菩提心筋。為法樂絃。其音既奏。一切五欲。及以二乘諸功德絃。悉皆斷滅。善男子。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種種諸乳。假使積集盈於大海。以師子乳一滴投中。直過無礙能令眾乳一時變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如來師子菩提心乳。著無始際業煩惱中。直過無礙。悉令壞滅。終不住於二乘解脫。善男子。譬如雪山迦陵頻伽鳥。在卵[穀-禾+卵]中。有大勢力。一切諸鳥。所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穀-禾+卵]。發菩提心。所有大悲功德勢力。聲聞獨覺無能及者。善男子。如金翅鳥王子。初始生時。目則明利。飛則勁捷。威勢力能超過一切其餘眾鳥。雖久成長。無能及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為諸如來金翅王子。智慧清淨。大悲勇猛。具自在力神通威勢。一切二乘。雖百千劫久修道行。所不能及。善男子。如有壯夫手執利矛。刺堅密甲直過無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勇猛精進。執菩提心一切智智銛利快矛。刺諸邪見隨眠密甲。悉能穿徹。無有障礙善男子。譬如摩訶那伽大力勇士。若奮威怒。於其額上必生瘡疱。瘡若未合。閻浮提中。一切人眾。無能制伏。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起大悲。必定發於菩提之心一切智瘡。心未捨來。一切世間。諸魔眷屬。惑業惡人。不能為害。善男子。譬如射師有諸弟子。雖未慣習師之技藝。然其智慧方便善巧。餘一切人所不能及。菩薩摩訶薩初始發心。亦復如是。雖未慣習一切智行菩提事業。然其所有願智解欲。一切世間。凡夫二乘。悉不能及。善男子。如人學射。先安其足。後習其法。及諸劍術。一切武藝。斯為根本。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學如來一切智道。先當安住菩提之心。然後修行一切佛法。善男子。譬如幻師。將作幻事。先當起意。憶持幻法。然後一切悉得成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將起一切諸佛菩薩神通幻事。先當發起大菩提心。然後一切悉得成就。善男子。譬如幻術。無色現色。一切變化。皆能顯示。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相一切智幻。亦復如是。雖無有色不可覩見。然能普於十方法界。示現種種功德莊嚴。善男子。譬如猫狸。纔見於鼠。鼠即入穴。不敢復出。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亦復如是。暫以慧眼。觀諸惑業。皆即竄滅。不復出生。善男子。譬如有人。著閻浮金莊嚴之具。映蔽一切眾寶光明。皆如聚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著菩提心一切智智金莊嚴具。映蔽一切凡夫二乘功德莊嚴。悉無光色。善男子。如好磁石。少分之力。即能吸壞一切堅牢諸鐵鉤鎖。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起一念菩提之心。悉能壞滅一切邪見貪欲繫縛無明鉤鎖。善男子。如有磁石。隨所在處。鐵若見之。即皆散滅。無留住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以智觀察一切世間諸業煩惱。二乘解脫。若暫見之。即皆散滅。無有住者。善男子。譬如漁人。善入大海。一切水族。無能為害。假使入於摩竭魚口。亦不為彼之所吞噬。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入生死海。諸業煩惱。一切水族。不能為害。假使入於聲聞獨覺實際解脫摩竭口中。亦不為其之所留難。善男子。譬如有人。飲甘露漿。一切諸毒。不能為害。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飲菩提心一切智智甘露法漿。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以具廣大悲願力故。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安繕那藥。以塗其目。雖能自在遊行人間。一切世人。所不能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安繕那藥。能以願智方便。隨順入魔境界。自在遊行。一切眾魔。所不能見。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附於王。不畏餘人。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菩提心。住一切智大勢力王。不畏世間一切障蓋惡趣之難。善男子。譬如有人。住於水中。不畏火焚。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菩提心善根水中。不畏一切聲聞獨覺解脫智火。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倚猛將。即不怖畏一切怨敵。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依菩提心勇猛智將。不畏一切惡行怨敵。善男子。如釋天王執金剛杵。摧伏一切阿脩羅眾。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持菩提心金剛智杵。摧伏一切諸魔外道阿脩羅眾。善男子。譬如有人得最勝藥。服之延齡。長得充健。不羸不瘦。不老不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服菩提心最勝智藥。住無數劫生死之中。修菩薩行。心無疲厭。亦無染著。善男子。譬如有人。調和藥汁。必當先取好清淨水。於一切處平等受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修菩薩一切行願。先當發起菩提之心。能令一切平等受潤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護其身。先護命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護持一切諸佛正法。應先守護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斷。所務皆息。不能利益父母宗親。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捨菩提心一切智命。所有功德。皆不成就。不能利益一切眾生。善男子譬如大海。一切毒藥。所不能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一切智海。諸業煩惱。二乘之心。一切眾毒。所不能壞善男子。譬如日輪。星宿光明。不能映蔽。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菩提心日。大智慧輪。一切二乘。無漏功德星宿智光。所不能蔽善男子。譬如王子初始生時。即為一切耆舊大臣之所尊重。以種族真正增上自在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佛法中。初發菩提一切智心。生如來家。為法王子。即為一切久修梵行聲聞緣覺所共尊重。以菩提心大悲種姓增上自在故。善男子。譬如王子。年雖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禮。然此王子。於彼大臣。心雖敬重。不應禮拜。以種姓殊勝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初發心修菩薩行。二乘耆舊。久修梵行見此菩薩。皆應敬禮以得法殊勝故。善男子。譬如王子。雖於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輔相大臣。無能與等。以其生處極尊勝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於一切業煩惱中。未得自在。然其已發大菩提心。諸阿羅漢。及辟支佛。無能與等。以具如來聖種姓故。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眼有瞖故。見為不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大菩提心。本性清淨。一切眾生。無智瞖眼。以不信故。謂為不淨。善男子。譬如有藥為呪所持。若有眾生見聞同住。一切諸病。皆得銷滅。菩薩摩訶薩。菩提心藥。亦復如是一切善根。智慧方便。皆為願智共所攝持。若有眾生。見聞同住。隨順憶念。諸煩惱病。悉得除滅。善男子。譬如有人。常服甘露。其身畢竟。不變不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常憶持菩提心露。令願智身畢竟不壞。善男子。譬如有人。被鵝羽衣。一切泥水。不能染著。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淨菩提心白鵝羽衣。一切生死。諸業煩惱。不能染著。善男子。譬如桴筏。以繩貫穿。連綴竹木。不令分散。於河流中。遊行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菩提心大願智繩。攝持諸行。不令分散。法駛流中。遊行自在。隨順趣入一切智海。善男子。譬如木人。若無機關。身即離散。雖具支分。不能運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捨菩提心。行即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沈香寶名曰象藏。若燒此香。王四種兵悉騰虛空。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如是。若發此心。即令菩薩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來智。普遍無盡虛空法界。善男子。譬如金剛。唯從金剛及金處生。非餘寶處之所能生。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唯從大悲救護眾生金剛處生。及能觀察一切智境金處而生。非餘眾生善根處生。善男子。譬如有樹名曰無根。所依住處。竟不可得。而其一切枝葉華果。悉皆繁茂。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樹。亦復如是。一切智性。無有所依。而能生長福德智慧神通大願枝葉華果。饒益世間。普覆一切。善男子。如金剛寶。非諸劣惡及[斯/瓦]破器所能容持。唯除金銀全具寶器。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金剛智寶。亦復如是。非餘下劣薄福眾生慳嫉破戒瞋恨嬾惰妄念無智諸惡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勝志願散亂惡覺眾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薩深心寶器。善男子。譬如金剛。能鑽眾寶。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悉能穿徹一切法寶。善男子。譬如金剛能壞一切堅固寶山。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悉能摧壞諸邪見山。善男子。譬如金剛。雖破不全。猶勝眾寶金莊嚴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一切智寶。雖復志劣少有虧損。猶勝一切二乘功德。善男子。譬如金剛。雖有損缺。猶能除滅一切貧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一切智寶。雖諸戒行多有損缺。終能捨離一切生死。善男子。譬如金剛。乃至少分。悉能破壞一切諸物。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乃至一念。即破一切無知諸惑。善男子。譬如金剛。非諸凡下之所能得。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一切智寶。亦復如是。非諸劣意凡夫二乘之所能得。善男子。譬如金剛。不識寶人。不知其能。不得受用。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鈍根無智下劣凡夫。不了其能。不得其用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銷滅。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金剛。亦復如是。一切諸法。無能銷滅。善男子。如金剛杵。諸大力士。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羅延力。菩薩摩訶薩菩提心杵。亦復如是。一切二乘。雖有大力。皆不能持。唯除菩薩廣大因緣堅固善力。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物無能壞者。而能普壞一切諸物。無有障礙。然其體性。亦不損減。菩薩摩訶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普於三世無數劫中。教化眾生。修行苦行。一切世間。聲聞獨覺。所不能及。咸能作之。然一切智。大心金剛。畢竟堅固。無有損減。不生疲厭。亦無障礙。善男子。譬如金剛非餘地分之所能持。唯除堅厚金剛之際。菩薩摩訶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聲聞獨覺。所有行願。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薩婆若道諸大菩薩堅固智力。善男子。如金剛器無有瑕隙。用盛於水。永不滲漏而令散失。菩薩摩訶薩大菩提心金剛寶器。亦復如是。體性無漏。堅固迴向。盛善根水。永不散失。善男子。如金剛輪。能持大地。不令散壞。亦不陷沒。菩薩摩訶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能持菩薩一切行願。不令墜沒入於三界。善男子。譬如金剛。久處水中不爛不壞。菩薩摩訶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於一切劫。久處生死業煩惱中。不爛不壞。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大火不能燒然。不能令熱。菩薩摩訶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生死。諸煩惱火。不能燒然。不能令熱。善男子。譬如此界一切諸佛。將成正覺。降伏四魔。證一切智。坐道場時。唯三千界金剛地際。金剛座上之所能持。非是餘座所能成就。菩薩摩訶薩菩提心座。亦復如是。能持菩薩一切行願。諸波羅蜜圓滿諸忍。深入諸地。具足善根。種種迴向。蒙佛授記。修集增長諸菩薩道。親近供養一切如來。承順受持大法雲雨。速疾增長堅固大悲。及能成辨一切願智。乃至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金剛智之所能持。非餘善根所能成就。善男子。如轉輪王。遊四天下。七寶之中。輪寶先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為法輪王。利益一切菩提心寶。最為先導。善男子。譬如世間滅除怨敵。諸器仗中弓箭最勝。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諸一切助道具中。菩提之心。最為第一。悉能滅除一切煩惱生死怨故。善男子。譬如一切水生華中。優鉢羅華。而為最勝。陸生華中。瞻博迦華。而為最勝。菩薩摩訶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一切智體。優鉢羅華。大慈悲心。瞻博迦華。最為第一。能滅眾生業煩惱故。善男子。如諸乘中船為第一。以行速疾。令身安樂。能達大海。到於彼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彼一切二乘之中。大菩提心而為第一。以能速疾運度眾生。令其安樂達彼岸故。善男子。譬如世間一切水中雨水第一。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諸一切三昧水中。菩提之心。而為第一。能生一切禪定解脫甘露味故。善男子。譬如鹽中先陀婆鹽而為第一。能除諸病。及能明眼。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其八萬四千法中。菩提之心。而為最勝。以能除滅一切眾生惑業重病。生智明故。善男子。譬如乳中牛乳第一。能除諸病令人增壽。菩薩摩訶薩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於諸正法甘露味中。而為最勝。能除眾生諸煩惱病。及令菩薩慧命增故。善男子。此菩提心。成就如是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具足圓滿殊勝功德。若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獲如是具足圓滿勝功德法。善男子。汝獲善利。具善名稱。汝今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已。得如是難行難集大功德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清凉山主页                             佛教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