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主页          佛教经典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下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詔譯   

復次阿難。東方恒河沙數佛剎。一一剎中。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及無量無數聲聞之眾。以諸香花。幢幡寶蓋。持用供養。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南方恒河沙數佛剎。一一剎中。亦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及無量無數聲聞之眾。以諸香花。幢幡寶蓋。持用供養。極樂世界。無量壽佛。西方恒河沙數世界。一一佛剎。亦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及無量無數聲聞之眾。以諸香花。幢幡寶蓋。持用供養。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北方恒河沙數佛剎。一一佛剎。亦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及無量無數聲聞之眾。以諸香花。幢幡寶蓋。持用供養。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各禮佛足。稱讚佛土。功德莊嚴。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東方世界恒河沙     一一剎中無數量 
菩薩聲聞發勝心     各以香花寶蓋等 
持至莊嚴佛剎中     供養如來無量壽 
供已禮足而稱讚     最上希有大福田 
如是西南及北方     四維上下恒沙界 
聲聞菩薩數亦然     皆以香花伸供養 
禮足旋繞懷敬愛     復讚如來宿願深 
積集功德普莊嚴     無量無邊極樂國 
諸佛國界雖嚴飾     難比如來寶剎中 
復以天花供養佛     花散虛空為傘蓋 
縱廣量等百由旬     色相莊嚴無有比 
遍覆如來寶剎中     互相慶慰生歡喜 
曾於過去百千劫     積集無量眾善根 
捨彼輪迴三有身     令至解脫清淨剎 
爾時彼佛無量壽     化導他方菩薩心 
密用神通化大光     其光從彼面門出 
三十六億那由他     普照俱胝千佛剎 
如是人天普照已     即入如來頂髻中 
時會一切諸眾生     敬歎佛光未曾有 
各各俱發菩提心     願出塵勞登彼岸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會中有觀自在菩薩。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以何因緣。無量壽佛。於其面門。放無量光。照諸佛剎。唯願世尊。方便解說。令諸眾生。及他方菩薩。聞是語已。生希有心。於佛菩提志樂趣求入不退位。

爾時世尊。告觀自在菩薩言。汝今諦聽。吾為汝說。彼佛如來。於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前。為菩薩時。發大誓言。我於未來。成正覺時。若有十方世界。無量眾生。聞我名號。或頂禮憶念。或稱讚歸依。或香花供養等。如是眾生。速生我剎。見此光明。即得解脫。若諸菩薩。見此光明。即得受記。證不退位。手持香花。及諸供具。往十方界無邊淨剎。供養諸佛。而作佛事。增益功德。經須臾間。復還本土。受諸快樂。是故光明。而入佛頂。

復次阿難。無量壽佛。應正等覺。所有菩提之樹。高一千六百由旬。四布枝葉。八百由旬。根入土際。五百由旬。花菓敷榮。作無量百千珍寶之色。於其樹上。復以月光摩尼寶。帝釋摩尼寶。如意摩尼寶。持海摩尼寶。大綠寶。莎悉帝迦寶。愛寶瓔珞。大綠寶瓔珞。紅真珠瓔珞。青真珠瓔珞。及金銀寶網等種種莊嚴。

復次阿難。每於辰時。香風自起。吹此寶樹。樹相敦觸。出微妙音。其聲普聞。無量世界。眾生聞者。無其耳病。乃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見此樹者。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生眼病。若有眾生。聞樹香者。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生鼻病。若有眾生。食樹菓者。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舌亦無病。若有眾生。樹光照者。乃至成佛。於其中間。身亦無病。若有眾生。觀想樹者。乃至成佛。於其中間。心得清淨。遠離貪等煩惱之病。

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花菓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皆是彼佛。過去大願之所攝受。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及未來生。一切菩薩摩訶薩。一生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薩。以宿願故。入生死界。作師子吼。利益有情。我令隨意。而作佛事。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及諸聲聞。身相端嚴。圓光熾盛。周迴照耀。百千由旬。有二菩薩。身光遠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難白言。此二菩薩有大身光。其名云何。

佛告阿難。二菩薩者。一名觀自在。二名大精進。現居此界。作大利樂。命終之後。當生彼國。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禪定智慧。通達無礙。神通威德。無不圓滿。深入法門。得無生忍。諸佛祕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安住寂靜。大乘涅盤。深入正慧。無復餘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三界平等。離諸分別。無相無為。無因無果。無取無捨。無縛無脫。遠離顛倒。堅固不動。如須彌山。智慧明了。如日月朗。廣大如海。出功德寶。熾盛如火。燒煩惱薪。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如虛空無邊。不障一切故。如蓮花出水。離一切染故。如雷震響。出法音故。如雲靉靆。降法雨故。如風動樹。發菩提芽故。如牛王聲。異眾牛故。如龍象威。難可測故。如良馬行。乘無失故。如師子坐。離怖畏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須彌山。八風不動故。如金剛杵。破邪山故。如梵王身。生梵眾故。如金翅鳥。食毒龍故。如空中禽。無住處故。如慈氏觀。法界等故。如是菩薩。遍滿佛剎。吹法螺。豎法幢。擊法鼓。然法燈。離過清淨。無迷無失。手中出生。花鬘瓔珞。塗香粖香。一切供具。持往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供養諸佛。復於手中。別出寶花。散虛空中。化成寶蓋。廣十由旬。或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遍諸佛剎。經須臾間。還來本國。無愛無著。無取無捨。身心寂靜。

佛告阿難。此諸菩薩。我土五濁。之所無有。經百千俱胝劫。說不能盡。

佛告阿難。吾今此土。所有菩薩摩訶薩。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植眾德本。命終之後。皆得生於。極樂世界。

阿難。汝起合掌。面西頂禮。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合掌面西。頂禮之間。忽然得見。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歎。無量壽佛。種種功德。

阿難白言。彼佛淨剎。得未曾有。我亦願樂。生於彼土。

世尊告言。其中生者。菩薩摩訶薩。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

作是語時。無量壽佛。於手掌中。放無量光。照于東方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山寶山。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須彌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叢林樹木。及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明照世間。亦復如是。爾時會中。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藥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及見無量壽如來。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于大海。爾時極樂世界。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又見彼土。清淨平正。譬如海面。無有丘陵山嶮草木雜穢。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

復次阿難。又彼無量壽佛。與諸菩薩聲聞之眾。亦皆得見我身及娑婆世界菩薩聲聞。人天之眾。

爾時世尊。告慈氏菩薩言。汝見極樂世界。功德莊嚴。宮殿樓閣園林臺觀流泉浴池不。慈氏。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種種香花。遍滿佛剎。作莊嚴不。汝見菩薩聲聞。淨行之眾。而作佛聲演說妙法。一切佛剎。皆得聞聲。獲利樂不。汝見百千俱胝眾生。游處虛空。宮殿隨身不。

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

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

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

佛言慈氏。極樂國中。有胎生不。

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其中生者。譬如欲界諸天。居五百由旬宮殿。自在遊戲。何有胎生。世尊。此界眾生。何因何緣。而處胎生。

佛言慈氏。此等眾生。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妄生分別。深著世樂人間福報。是故胎生。若有眾生。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是人命終。剎那之間。於佛淨土。坐寶蓮花。身相具足。何有胎生。慈氏。汝見愚癡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妄生分別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供養三寶。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佛告慈氏。譬如受灌頂位剎帝利王。置一大獄。於其獄內。安置殿堂樓閣。鉤欄窓牖。床榻座具。皆以珍寶嚴飾。所須衣服飲食。無不豐足。爾時灌頂王。驅逐太子。禁閉獄中。復與錢財珍寶羅紈匹帛。恣意受用。

佛告慈氏。於意云何。彼太子得快樂不。

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中雖有堂殿樓閣。飲食衣服。錢帛金寶。隨意受用。身閉牢獄。心不自在。唯求出離。

佛告慈氏。若灌頂王。不捨其過。彼諸大臣長者居士等。可令太子。免禁獄不。

慈氏白言。王既不捨。云何得出。

佛言。如是。如是。彼諸眾生。雖復修福。供養三寶。虛妄分別。求人天果。得報之時。所居器界。宮殿樓閣。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所須。悉皆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常處輪迴。而不自在。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終不能出邪見業。王無能捨離。若諸眾生。斷妄分別。植諸善本。無相無著。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有幾多菩薩摩訶薩。得生極樂世界。見無量壽佛。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慈氏。我此娑婆世界。有七十二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親近供養。無量壽佛。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阿難。難忍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寶藏佛剎。有九十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火光佛剎。有二十二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無量光佛剎。有二十五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世燈佛剎。有六十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龍樹佛剎。有一千四百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無垢光佛剎。有二十五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師子佛剎。有一千八百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吉祥峯佛剎。有二千一百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仁王佛剎。有一千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花幢佛剎。有一俱胝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光明王佛剎。有十二俱胝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得無畏佛剎。有六十九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悉皆親近供養無量壽佛。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慈氏。如是功德莊嚴。極樂國土。滿彼算數。無量之劫。說不能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歸依瞻禮。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佛告慈氏。若有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藥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他演說。乃至於一晝夜。思惟彼剎。及佛身功德。此人命終。速得生彼。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慈氏。今此經典。甚深微妙。廣利眾生。若有眾生。於此正法。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無上菩提。隨意成就。

佛言慈氏。佛世難值。正法難聞。如來所行。亦應隨行。於此經典。作大守護。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墮在五趣莊嚴獄中。令諸有情。種修福善。求生淨剎。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     是故汝等聞斯義 
聞已受持及書寫     讀誦讚演并供養 
如是一心求淨方     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     及彼莊嚴諸牢獄 
如是諸難悉能超     皆是如來威德力 
彼佛利樂諸功德     唯佛與佛乃能知 
聲聞緣覺滿世間     盡其神力莫能測 
假使長壽諸有情     命住無數俱胝劫 
稱讚如來功德身     盡其形壽讚無盡 
大聖法王所說法     利益一切諸群生 
若有受持恭敬者     佛說此人真善友   

爾時世尊。說此法時。有十二俱胝那由他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百苾芻。漏盡意解.心得解脫。天人眾中。有二十二俱胝那由他人。證阿那含果。復有二十五俱胝人。得法忍不退。復有四十俱胝百千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種諸善根.皆願往生極樂世界。見無量壽佛。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無量壽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然燈佛記。名妙音如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諸有情。皆是無量壽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佛說是語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雨諸香花。積至于膝。復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歎未曾有。爾時尊者阿難及慈氏菩薩等。并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清凉山主页          佛教经典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