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u 诸法到头皆是幻,万缘放下少留情,大地山河一片云,太阳一出便无踪。
u 千年石山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得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u 菩萨不随世俗境,常念知足身心清,安贫守道平等性,惟慧行持入正心。
u 若依空谈德不行,习病非治转向深,贪嗔渐渐变恶行,杀害慧命佛难生。
u 忠诚老实不贪心,道在心中勿外寻,善恶因果自己种,苦乐因缘随心生。
u 惹上是非身心贪,忍吞一气值千金。诸事若能寻常性,耐火不烧功德林。
u 若能宽让口无诤,耐平心火福禄生,若能安静暴燥性,耐息嗔恚吉祥身。
u 见诤终日喧哗生,久远难能得清心,若依言论求明性,枝叶亦可伪作根。
u 或向溪前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磐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u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u 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u 一片乌云,就能遮住阳光。
u 一线断散,就能散失一串珍珠。一种思想,就能毁灭一个灵魂。一句言词,就能伤害一颗心灵。
u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u 安祥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u 立身十戒:
1. 谨言行以寡过。
2. 节饮食以尊心。
3. 省嗜好以养心。
4. 耐烦劳以尽心。
5. 慎喜怒以平气。
6. 戒矜张以集事。
7. 崇退让以合众。
8. 慎诺言以全信。
9. 减耗费以惜福。
10. 存悲心以养德。
u 我们可由三条路通往睿智:
第一――思索之路,这是最崇高的道路。
第二――模仿之路,这是最容易的道路。
第三――经验之路,这是最艰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