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主页 文殊与五台 百集故事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十一、心通注经——刘谦之
高齐时中相刘谦之,是一名太监,他笃信佛法,厌倦世俗,不喜尘劳,虽然身在朝廷宫闱,却经常持诵“文殊菩萨”圣号,每天念诵达七万遍之多,并以此为定课。不论事物多么繁忙,他持诵菩萨名号从没有间断过。
天宝年间,刘谦之随侍高齐三王子入清凉山参访圣迹,见到诚笃坚志的王子,为了供养大圣文殊菩萨,引火自燃其身。(参见:八、烧身酬债—北齐王子)这种难行能行的举止,使他深受感动,内心自念:
——“王子能为法舍身,我又何尝不能?”
于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叹身遭宫刑,非佛法器(佛经中载,以男根不具,列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凉山,专志修道。于是奏请当朝皇上:
——“可否允准鄙人在清凉山上专心办道,以期日后能有所成就。这是臣的一点志向,万祈圣上英明鉴照,赐准所请。”
皇上许之。刘谦之遂不再返朝,在清凉山上住了下来,整日里持名阅经。由于精诚所至,有一天忽然心眼开通,领悟法要,于是造了《华严论六十卷》留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