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主页   文殊与五台   百集故事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 >>

八一、大通佛现——笻溪禅师

    清朝行森禅师,号笻溪,又号慈翁,他是博罗人,俗家姓黎。生来器宇不凡,神采焕发。长大以后,有一天感到身子不适,在就寝的时候,忽然听到鼓号交鸣的声音,顿时觉悟到一个人的根器、渊源好坏,还是要靠自己修持,不从他有,乃决志出家了。于是他就依礼在雪峤信法师门下入了空门,信法师圆寂以后,又参拜御赐“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封号的玉林琇法师为师。以求洞明自己的心性获得悟道的法要。

    因资质颖异,学已有成。琇国师就派他分座说法接引四方的众生,让有缘者都能参承法要,尽快得到解脱。一时被人看作是大鹏劈海,可见他气魄的伟大。又有人称他为森铁棒。他度化众生,到了龙溪一带,当地不论僧俗,都倾慕敬仰他纷纷向他请益。

    清朝顺治十五年戍戊,世祖章皇帝召唤玉林琇国师入京。

    ——“启禀圣上!还有一人,禅学不凡,圣上何妨召他一并前来,予以法席,以宏教化呢?”

    ——“国师指的是谁啊?”

    ——“森铁棒森禅师啊!”

    森禅师遂以此机缘进入了宫中。已亥年,玉林国师回到本山,可是森禅师却被留在京师里。世祖章皇帝,十分优渥地款待他。不仅隆重以礼相待,好几次想降旨颁封他德号。可是他不敢受封,上了一本本的奏,作有力的谢辞,理由是玉林国师是师父,他是弟子,没有理由师父弟子享有平等的御赐的封号,这样是对乃师的大不敬。世祖是个明礼人,既然他如此表示,也只好照他的意思了。

    不久以后,他朝拜五台山。晚上就住宿在显通寺。

    他在寺前遇到一位老太婆,这老太婆样子很奇怪,手里提了个竹蓝,口中嚼着石子。看上去好象是仙人又像是神人,令人莫测高深。和她说话都能深明禅宗的旨意。她称呼森禅师:“大通佛啊!大通佛!”

    从五台山回来以后,他要求回到龙溪的地方。世祖准了他的请求,并将他所住的那所寺赐名为“圆照寺”,皇帝亲自书题寺名,实在是件极光荣的事情。

    森禅师奉持戒律非常精纯,领导寺众也很严谨而有条理,作风平时素雅,颇有百丈禅师之风。虽然在禅的方面和人辩谈显得机巧迅利,然而实实在在是以正法眼藏来接引初机的,并非为了炫耀自己的辩才。

    由于他的种种表现太不平凡了,因此受到太祖章皇帝特别的礼遇,看作是知己。

    当他回返故里时,就像日边云影,不离大空,随意地孤独飞腾的样子。又像那断崖和荒凉的瀑布流水,哪里有丝毫牵挂的?所以真正是无为的一个学道人模样。他的修行就像他的知解那样,世间的道理无不是第一意的真理,随处都可安处,随时都可开示。在禅悟方面,可以比美玉林国师,也堪作千古僧人的模范。

    康熙十六年,他游化到华严的时候,说:“这里充满了天然奇石的修行之地,有山有水,甚至水上也可以放上几只江帆,这一幅清照美丽的书图,乃是我终老的地方啊!”

    于是他自己预先写好大去之期,亲笔写妥了封龛的偈语,然后示寂了。世寿六十四岁,僧腊三十有六,因为他是在明万历的四十二年诞生的。

    到了大清雍正十一年,被清朝雍正皇帝追封为:“明道正觉禅师”。并且作赞颂道:

“一人首出,八表升平,代有龙象,僧中之英。
十虚融摄,正眼洞明。日月光华,水绿山青。
雍正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御笔。”

清凉山主页   文殊与五台   百集故事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