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主页   文殊与五台   百集故事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 >>

八二、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甫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徵、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中并有四十颗牙齿的具足之相。他出家受了具足戒以后,曾经历过许多次的讲经弘法,对一切经论,好象是宿世以来就熟习了的,只要一过目,没有不融会贯通的,对于经文中的要旨也都能体悟得很透彻。

    到了二十四岁那年,他游化到了京师,在西山遗光寺开始宣讲华严。

    西山遗光寺的佛学讲堂,常是座无虚席,前往谛听开示的远近僧俗络绎不绝,没有一个人不深深景仰的。

    某日他阅读《清凉大疏》一书,知道五台山乃是文殊菩萨驻锡的地方,就发心前往顶礼朝拜。于是依止在万缘庵,宣讲《报恩经》,并接受五台山常住的供养。

    有一天他来到了北台,正是天空明朗、和风宜人的好天气。忽然间天上起了层层的白云,并现出一道道银色的光芒,转眼间天色就昏暗了下来,连回程的路都辨认不清了。

    ——“怎么办呢?没办法回去了。”于是他只有默默祈求菩萨,指示他归程的方向。

    礼拜祈祷后他站了起来,却不可思议的发现自己已在万缘庵的山门之前了。于是他就很高兴地,进去对众人说:

    ——“你们可知道,是菩萨送我回来的呢!”

    接着他又作了一首礼赞菩萨的偈语:

“菩萨慈悲 ,
  不可思议,
  六十余里,
    顷刻而至。”

    乾隆癸酉年,奉圣旨管理僧录司印务,兼为某大寺的住持。皇帝并赐以紫衣之厚礼。

    庚子年秋天,西藏圣师班禅尼尔德尼道京城来,恭祝圣上七十嵩寿,与禅师会晤,两人欢叙一堂,畅谈佛法大意。圣师认为他的论理非常精妙入微,就供养他香帛曼花等物品。接着蒙圣上隆恩,敕封他阐教禅师的德号。

    壬寅年六月十三日那天,他对弟子们说:

    ——“我八十余年来,未曾离开过佛法。”

    又问弟子们:

    ——“你们且说说看,现在究竟是有佛法呢抑或是没有佛法?”

    众弟子们面面相视,一时都答不出来。这时禅师一面看着弟子们的表情,一面微笑着就示寂了。世寿八十二岁。

    他圆寂后,有经他注释的法华、楞严、圆觉、金刚、盂兰盆、五教遗等疏,流行于世。

清凉山主页   文殊与五台   百集故事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 >>